中电联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马海伟:国内储能利用率情况正在好转

3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统计数据》(下称《统计数据》)。

3f459a253791809cca23ae713371dc82_171163722422865900_a700x398.jpeg

在整体电力电量情况方面,中电联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平均利用率指数等数据进行了统计披露。2023年统计的平均利用率指数为27%,反映全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整体平均运行情况达到了设计值的近三成。

利用率指数是一个相对值,表示实现电站设计预期的比例。对单一电站来讲,该指数意为统计期间电站利用小时与设计充放电小时的比值,当指数为100%时,则意味着达到电站设计预期。

今年《统计数据》未披露储能电站平均利用系数。平均利用系数为绝对值,主要表示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情况。

2022年,中电联统计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平均利用系数为0.09,即日均利用小时2.27小时、年利用小时829小时。当时,业内有声音质疑很大部分的储能资源被浪费。

4月1日,中电联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储能业务部主任马海伟向界面新闻透露,去年用户侧、电网侧和新能源配储利用系数均略高于前一年,利用率情况比2022年略有好转。

《统计数据》显示,工商业侧、火电侧、新能源侧配储及独立储能日均运行小时数分别为14.25小时、11.62小时、2.18小时、2.61小时。

其中,工商业配储、独立储能的平均利用率指数均有所提升,新能源配储的平均利用率指数与前一年持平,为17%。

在2023年度运行满一年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中,独立储能电站中数量最多的为100 MW及以上独立储能电站,其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为151次,平均利用率指数为39%。

新能源配储电站中,数量最多的为5 MW-10 MW规模的电站,其平均利用率为22%,而50 MW-100 MW新能源配储电站则平均利用率指数仅为9%。

储能电站平均运行情况, 图片来源:《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统计数据》

中电联提出,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根据电力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规划规模和类型,提升储能电站利用水平。以电力系统规划为龙头,有序引导建设节奏,避免资源重复配置。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电力安委会19家企业成员单位总计报送各类电化学储能电站1375座,总功率45.43 GW。其中,有62.76%处于运行状态,剩下的处于在建或停运状态。

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分布于电源侧,总功率12.28 GW,占比49.11%,电源侧储能以新能源配储为主;电网侧储能总功率为12.02 GW,占比48.09%,电网侧储能以独立储能为主;用户侧储能总功率为0.7 GW,占比2.8%,用户侧以工商业配储为主。去年新增总功率最高的为电网侧。

去年,国内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486座、总功率18.11 GW,超过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相较2022年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呈现的中型化特点,去年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逐步呈现出集中式、大型化的趋势,投运百兆瓦级以上大型电站装机12.81 GW,占比51.23%。

据《统计数据》,2023年电化学储能平均转换效率为86.82%,较上一年提高超五个百分点,且投运时间不同的电化学储能平均转换效率均保持在80%以上,且差距保持在6.09%以内。

2022年,投产一年内与投产五年以上的电化学储能平均转换效率还相差近两成。反映出电池产品整体质量逐渐成熟稳定。

《统计数据》还显示,去年全年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1030次,单位能量计划停运次数26.73次/100 MWh,较2022年有小幅上升。

电池、储能变流器(PCS)是导致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上一年,BMS系统异常还以43%的占比作为造成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的主因。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